广东人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8|回复: 0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之教你高效记忆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11: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xrgdoffcn 于 2015-7-23 11:43 编辑 1 ?3 N1 `" I+ a# y( l: a

# |' k8 @6 B1 o' Q1 H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之教你高效记忆术
2015年广州市海珠区教师招聘面试辅导8月开课咯~详情看这:kc.offcn.com/general/237/25753/(复制到地址栏即可查看)
8 P# g7 \) `& @% O3 |/ H; h& i/ s大部分考生在备考记忆这一章节时,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忽视了本章知识的应用——关于记忆的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提高记忆效果。本文就从记忆这部分涉及的具体知识入手,给广大考生呈现本章知识在备考中的应用。
. z) r. \, ?- I5 _$ b' Q9 i记忆一节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记忆的概念概述、第二部分记忆过程、第三部分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其中第三部分,考试所占比例不大,但对于提高记忆力很有帮助;第一和第二部分是第三部分的理论基础,帮助我们总结出记忆术使用的方法。由于第三部分专门介绍记忆方法,我们主要从第一和第二部分入手,找寻提升记忆力的方法。) Q0 Q  ?: L' ~/ i' F& G- V9 t
首先,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对考试内容的记忆大都是逻辑记忆,通过相关实验发现,逻辑记忆的编码形式更为复杂,识记相对困难,但便于信息的保持和灵活运用;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编码形式较为简单,识记相对迅速,但不便于知识的保持。因此,考生可以把逻辑记忆与形象、情绪记忆相结合,结合更多的形象生动的事例来提高记忆能力。0 t6 q# ]7 @% h! f0 F! [
其次,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要合理安排记忆时间——上午10-11点记忆效果最好,下午开始降低,晚上6-8点进入最低。因此,复习时间需合理安排,上午以记忆为主,下午以做题、理解重难点知识为主,晚上做题,发现知识漏洞,进一步巩固知识。0 x# e* ?' U/ j1 L
其三,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按照语义类别编码——在记忆有意义的一系列概念时,按照与语义关系组织成一定的系统,并进行归类。比如学习教育学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时,可以根据理论特点将它们归类记忆: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属于自然主义;罗杰斯属于人本主义;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属于学前教育方面。利用语义逻辑编码——理解知识的含义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比如记忆想象的概念时,把想象的概念和已经学习过的表象的概念相结合,更好的记忆和理解记忆的概念。注意利用音韵节律——编歌谣。对于难以找寻意义的概念,可以自己组织意义——谐音联想等记忆术。比如中国早期学制,壬寅学制是第一个颁布的,癸卯学制是第一个实施的学制,就可以编成有音韵节律的顺口溜,加以记忆。总之,能理解的尽量理解,理解不了的,编歌谣、顺口溜也要进行加工。( |0 |0 g) d4 ~2 B8 y  h9 f* U
其四,海德和詹金斯的实验表明,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强调深度加工。所谓深度加工就是增加新旧知识,或者是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联系的越多,越有意义,效果越好。因此,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子,理解知识的含义,可以提升知识的加工深度,提高长时记忆能力。另外,长时记忆的信息会变得更概括、更夸张、更符合理性和意义。因此,理解知识,使之更加理性和富有意义,增强长时记忆。
- X6 \- T% h3 F) r其五,回忆受到接近率、相似律、对比率、因果律。因此,可以把相似的、难以区分的、含义相反的知识放在一起记忆;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有逻辑关系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记忆。另外,在考试过程中遇到舌尖效应,停止回忆,暂时搁置。
' w# r8 `  X$ L( G! V# B! c8 e% P其六,根据记忆的提取失败说,我们要为知识的记忆提供线索——记忆关键词。比如思维概念的关键词是“间接、概括”,回忆此知识点时,记住相应的关键词,便于我们更有效的进行回忆。
) i" M' }6 v, D3 L" W9 a7 M最后,在作答过程中,合理利用内隐记忆——大胆蒙猜,相信第一印象。内隐记忆是指无意识状态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人物的影响。所谓无意识状态,就是感觉,就是最初的第一印象。另外,内隐记忆的知识,会受到感觉通道的影响——视觉记忆通过视觉回忆效果更好。平时多看讲义,多做题,记不住没关系,因为只要你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就已经产生了隐形记忆,会有效果。
1 k' r: ]$ V+ ~7 R" \9 t除了记忆,关于学习理论、学习迁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诸多章节知识,都可以在备考中加以应用,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加以介绍。0 g5 m1 V* i2 H% S6 I, \5 V! T

* K7 X& }/ N" z' b4 A+ A7 ?+ H# y- N, K(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我的微博|小黑屋|手机版|广东人社区 ( 沪ICP备13022730号-3 )

GMT+8, 2025-11-4 15:48 , Processed in 0.0724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