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教学的教法、学法及能力的培养
. t. c- U$ m, o9 U海珠教招面试培训小班授课最后一期,名额已剩不多,先报先得!# A5 O2 U, D2 F4 F$ ]4 W
【1】面试集训班(中小学) 6天7晚 8月14-20日
3 c3 P; \1 x- X, }, _8 o【2】面试集训班(幼儿) 6天7晚 8月18-24日$ H9 j7 J; y5 w
2015年广州海珠区教师招聘面试辅导简章:http://kc.offcn.com/general/237/25753/2 m( o/ n* u9 b# @. d0 t) Q
史料教学即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相关史料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
" F S$ [& d' K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借鉴英美等国在历史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史料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正受到历史教学研究者和历史教师的广泛重视。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没有史料或者史料不准确,也就没有历史,即人们常说的“论从史出”。傅斯年甚至提出“史学即史料学”,尽管稍有夸大史料在研究中的作用,不过我们应该承认他指出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历史研究如此,同样,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也必须以史料为基础。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四个方面:介绍外国史料教学经验;史料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史料教学的教法、学法及能力的培养;以具体课为例探讨史料教学。
- i4 w5 X3 d7 _( X3 H9 ^早在1980年,赵恒烈在《史学月刊》上发表了《谈谈史料与历史教学》,从史料的搜集,鉴别,使用三个角度阐述了史料教学的教法与学法,希望从事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同志做到有“学”有“才”,即收集和积累史料的能力和运用表达史料的能力。但是不难看出赵老的侧重点是历史研究者和教学者,而不是侧重于中学生。此外,从这一角度研究的还有查正和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一史料的搜集、整理、运用》。
e3 k1 G* O7 E0 }$ [《历史教学问题》2003 年第4期上登了仲慧的《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提出了3大策略,即基础策略:即教育理念的更新。环境策略:即多给学生以创造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实践策略:即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史料,写历史小论文, 举行历史报告会、历史故事会等,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思考:引进史料后, 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明确性和启发性,必须遵循探索性原则有目的地选择史料。4 ~% M; U+ N' c! P2 U% G
2005年龚爱琴在《历史教学问题》第2期上发表了《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出史料的运用应注意兴趣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史料的运用与课堂教学进程有机结合, 做到“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料的运用应有助于教师解决材料的重点和难点。
8 B( J8 N( P: x. _, K8 J: G2011年《历史教学》第23期杂志上发表的杨志才和郭仁贵的《浅议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近年来高考中史料命题的特点,从3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即1,注重史料教学,加强对典型史料的分。包括要考虑教材的知识依托,选择要精,重在分析。2,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注重材料的审读与提取,问题的确认与分析,知识的调动与迁移,答案的表述与规范。3,加强典型试题的训练,提高史料解析技巧。
2 j4 z! T( C1 R0 U! Q1 q* U
1 f0 b$ W% g6 E7 ?1 K. q
d. ?3 i- _8 T- r/ z4 r- s
5 a: E7 k" Z* Q.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