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什么样的人能当公务员: J/ w7 P4 N" @" z4 O$ [; k" t1 ~ c' [
2016国考笔试备考指导:kc.offcn.com/general/240/25241/ (复制到地址栏即可查看)
! x; Z5 k( _; K; p& n: ]$ y6 ?近日,贵州省以7家单位为试点,面向全国公开招聘8名聘任制公务员。别看只有区区8个人,却也吹皱一池春水,引起不小的波澜。贵州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吃过“聘任制公务员”螃蟹的,已有上海、江西、北京、江苏、四川、山西、山东等多个地方。1 p# R# Q0 r6 q; E6 A
一、公务员聘任制为啥要这样改?9 Q) I# T b! O$ n
“聘任制”在中国老百姓的就业方式里,早就习以为常、遍地开花了。但把这三个字跟“公务员”拴在一起,还算是新鲜事。围观议论者中,有竖大拇指的,有冷眼画问号的……
% e$ I$ d# @6 I/ ^' m$ C& D: R9 a; V这两年围绕公务员的新闻,真不少。得把这些变化放在一起看。反腐的高压态势,首先就是压向党政干部群体,自然包括公务员队伍。倡廉的诸多要求,也率先要在公务员队伍里落实。公务员们压力山大,“为官不易”的抱怨一时有所抬头。
$ Y$ a8 h& Y$ G8 l公务员聘任制的改革,就在这些看似庞杂、实则有脉络可循的改革逻辑下,小步碎跑,艰难前行。聘任制,开拓了公务员来源渠道,也丰富了公务员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部分公务员的活力。聘任制也带来了“一个办公室、一样压力、两种身份、两种薪酬”等难题。
4 f8 D& X2 j8 Z: ~9 H0 g' u越过细碎的改革动作,必须看清这一改革的基本脉络。那就是,既给公务员群体施加更多的职责压力、监督压力,又逐步给他们合理地提高工资待遇。换言之,对公务员群体逐步做到“既不放纵、也不怠慢”,既依法约束,又合理建设,让这几百万、近千万人逐步实现有序进出、稳定担责。
, K! B6 ?2 P/ } z1 t二、今后什么样的人能当公务员?
. d, _; q A# A. O猜一猜今后谁来当公务员?——其实不用猜。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一个正在靠改革、法治两个轮子前行的社会,需要“严待”、也需要“善待”公务员群体。这个群体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中坚团队。这个群体不见得能吸引来社会上最精英的人群,但它也绝不能是乌合之众。公务员群体应该具备比较齐整的法治思维,他们的执行力,决定着国家治理信号的顺畅传达和有效落实;他们需要具备较为稳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这样才能把公共服务做得及时、有效,把社会保障体现到位。
% s6 S+ r4 I X) Y8 q, s. L! V您说,这样一个群体,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他们的收入,应该逐步稳定在社会中等收入水平上;他们在“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制度要求下,既需要谨言慎行,又得保持一定的创新活力。
8 f3 D* T) J3 I1 q三、公务员聘任制改革要“因地制宜”
6 Z/ G" J# o& v) b1 d“聘任制”并不从根本上决定着公务员群体的状态。它是一种有益补充。在需要一些活水、需要一些人员弹性管理的地方,这一改革较易顺畅前行。但更多的地方,还需要实事求是地来确定要不要推进、怎么推进类似改革。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靠聘任制来整体上改变公务员群体生态,而是把上述围绕公务员的一系列改革动作,系统性地做出,并给广大公众传递一个明确、稳定的信号——中国需要一个更高水平的公务员队伍,对这个队伍的法治要求、纪律要求要继续提高,对这个队伍应得的回报机制,也要加快健全。2 U; S. I6 `8 ^! u \
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就是努力纠正公共舆论场上对公务员群体的诸多偏见,让大家一起来监督公务员,通过更完备的监督制度,把里面的“老虎、苍蝇、懒虫”及时揪出来。同时,大家也一起来了解、理解、尊重和善待那些兢兢业业的公务员,那些忠诚、干净和有担当的公务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