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6|回复: 0

2015广东省考行测模拟题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14: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广东省考行测模拟题1.7
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将在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告和大纲中有具体的介绍。请考生朋友紧盯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告和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大纲专题页面,请考生朋友关注和收藏广东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页面: http://gd.offcn.com/zg/skkm/,专题页面将会在公告和大纲公布后第一时间更新!
1.流行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就像“电”派生出一批带“电”词语一样,“网”的出现必然也会派生出一批带“网”的同语,使“网络”从新词变为基本词。与网络相关的词语在汉语词语系统中会逐渐确立自己的位置。采用表意方法的新词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如“PC机——个人电脑”,“妹儿——电子邮件”等。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语言观念渐趋多元
B.新语言现象令人关注
C.流行词语漫议
D.对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 z- U8 x# r- H6 g* Q2.针对我国公民出境游中一些不文明行为,2013年7月31 日,中央文明委在京召开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的电视电话会议。同日,国家旅游局推出多项措施,旨在提升中国公民文明道德素质,努力避免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促使游客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文段标题的是(    )。
A.中央文明委针对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召开会议
B.我国着力提升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
C.国家出台多项措施治理公民文明道德素质
D.改旅游陋习,做文明公民

5 i3 r% ~0 y: c: U( t7 h) b( q3.机关幼儿园所获财政补贴逐年提高,难免会令公众质疑,这是不是在维护一种“特权”。相比街道办园、乡镇政府办园、农村集体组织办园等公办幼儿园,机关幼儿园一般优先配置给单位职工子女,而不向社会开放。这种受到特殊照顾的公职人员子女的幼儿园,从本质来说,并非完全的公共产品,而是少数人的“自留地”。拿纳税人的钱为其逐年提高财政补贴,加剧了幼教资源分配不公的状况。
这段文字最恰当的标题是(    )。
A.机关幼儿园的“特权”引发质疑
B.纳税人的钱应该怎么花?
C.过度补贴机关幼儿园加剧社会不公
D.机关幼儿园应该特殊照顾吗?
# c! R* ^  T7 w
4.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这段话最贴切的小标题是(  )。
A.“统筹”论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D.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

! Q+ m" N5 {# @/ S5 }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 C9 s9 M( B' Y$ O
如有需要可联系: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84094689  34044830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广财大公考交流群:374011272
1.答案: D
解析:
( ]- [/ E2 T" o2 t# I& m9 M" ?; s) J本题考查选择标题的能力。
) t, q6 Q7 }: i2 H! M: x材料先论述各种流行语现象,之后对如何对待流行语作总结,即最“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总结语即为中心意思,D选项最符合材题意。A、B、C选项均太过空泛,未抓住关键,均不选。5 K2 u% f! |/ d0 B
故正确答案为D。) R1 O* k7 z, t: E
2.答案: B. [1 J3 X" u* \" S& x0 y- r
解析:* V9 W  |2 ~0 q: T" H; ]9 E. D+ X
A项只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概括;C项扩大了范围,文段主要是针对国人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D项也不全面。只有B项最适合为本段文字的标题。
+ i! @2 _4 L8 c3.答案: C0 |' y5 t* [* `$ S- H. O& C$ o, }$ R6 V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文类的材料,文段的论点是文段最后一句话“拿纳税人的钱为其逐年提高财政补贴,加剧了幼教资源分配不公的状况”。由此可知,选项B与文段内容无关,故排除。A、D两项都是对机关幼儿园补贴过高的质疑,并非作者强调的重点,排除。只有C选项与文段的论点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t( I" i6 z. U# K
4.答案: C
/ }; o. Q& Q! [: O# G/ `/ M: Z8 ~解析:6 k; W( t$ C9 E9 {2 n
此题是标题选择题。由”有的.......有的......还有的......更有甚者......这些情况表明......"可知,文段是典型的分总结构,关键要把握住文段的结尾总结部分——“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转变发展观念是文段的中心,故正确答案为C。
  W2 r" X: A5 b& m2 y3 g: L* R% v5.答案: D
) O0 v0 n* P5 H  ?: u3 g解析:
( c9 i) n) l, M1 ]' S据提问知此题为标题选择题。
  O$ b9 _6 q9 U+ y5 |( N! z  v文段首先大段引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的有关规定,最后提出观点,即“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A项没有提到入法问题。C项文中并未出现精神赡养的道德意义。需要入法的是赡养人看望慰问老人的问题,即“常回家看看”。然而B项“如何入法”不准确,文段并没有集中笔墨讨论如何入法的问题。D项由于文中是修订草案,所以说“或入法律”是准确的。. n( [0 Q  j" O" y# j
故正确答案为D。
! P0 y1 b: V' r: f
; c6 `  y0 [2 k; J

6 }7 L+ B- g# y' K" Z% v7 L9 {
6 z9 Z. e1 Z, u2 R, ^6 ?- D5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我的微博|小黑屋|手机版|广东人社区 ( 沪ICP备13022730号-3 )

GMT+8, 2025-7-5 04:34 , Processed in 0.0601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